那一年骑车走富春江之后,折向义乌方向,然后向绍兴而去,一路上江南一人高的油菜花,用它们大面积的金黄点染着一片片迥异于我所生活的北方的绚烂。
因为临近清明,在骑行经过一些村镇的时候,发现有一种一块钱一个的小食品,以前从没有吃过,甚至也没有见过。
打听了一下,叫做青团。青团的质地与粽子元宵似乎很接近,只是这层均匀的青色非常独特。卖青团的青年,很有在北方这个年纪和性别的年轻人较为少见的敬业精神,见我是旅途之人第一次吃,便详细介绍青团的做法。
原来是用这个季节里刚刚出苗的艾蒿的汁儿,和的糯米面,再裹上豆沙肉松蛋黄之类的馅料,成为又一种江南黏食。它具有江南食品少而精、美观、能量足的特点,几口吃过,回味之中自然就有了这片土地上的气息与味道。
这是旅行与季节与土地结合的经典一幕,让人一吃难忘,永远记住了青团这个食品。尽管回到北方以后,照例是看不到它的影子的。北方干旱严酷的环境,从历史深处就没有予一直在挣扎着的人们以这样细致周翔的耐心。
查资料知道,关于青团的起源的多种说法里,有一种较为普遍说法是,寒食节要吃冷食不能生火,所以就发明了这种可以做好了以后放上三四天的特色食品。
但是这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要用艾蒿的草汁来和面,这种将季节性的植被、药用植被揉入到食物之中去的实用考虑之外,还有一种举重若轻的美学考虑。对于色彩的美学追求与对食物果腹的实用主义之间的这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在江南这片土地上,被发明出来,被传承下来,一定是有其气候与地域的缘由的:它是这片适宜人类生存的诗意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对自身生活的一种赞美与讴歌。是隐在食物里的爱,爱自然,爱这个世界的爱。
吃青团就是为了“念亲恩”。
“青团”谐音“亲团”,意思是“和亲人在一起”。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寡妇一个人将儿子拉扯长大,不曾想小伙子不成器。长大的小伙子不光游手好闲,还整天对母亲非打即骂。
有一天,这个小伙子看到羊圈里面的羊羔跪着吃母羊的奶,幡然悔悟,于是含着泪水回家,准备向自己的母亲忏悔。
结果,母亲远远地看见儿子哭着回来,误会他在外受气,又要迁怒暴打自己。绝望的母亲寻了短见,跳河自尽。
儿子悔之晚矣,但是从此改邪归正。
后来,这个回头的浪子在每年清明节当天,总是拿河边的艾草熬水,和着糯米面做出苦涩的艾草青团来悼念自己的母亲。
后来,大家为了提醒自己恪守孝道,争相效仿,就形成了清明节吃艾草青团的习惯。由于加了白糖和馅儿。现如今大家吃的青团已经不苦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0.8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