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横断山区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不稳定,加之多降水,地势起伏大,所以泥石流多发。
2.d
这个就是常识问题了
3.d
用排除法,冬季风力强,围墙起到挡风的作用,另外北方建筑墙体比较厚窗户小,也与这个有关,冬季气温低,墙体厚有保温作用
4.a
排除法,“老鼠跑过露脊梁”这话的意思应该是说老鼠在草地上跑过之后地表会裸露出来,也就说地表的草覆盖稀疏,草场退化严重
5.d
d地区是青藏地区,由于青藏地区纬度较低,加之地势高,空气稀薄,少云雨,所以太阳辐射量大。
6.b
基础题
必修一部分(高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1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3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 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4 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 气压带和风带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
答案:bcca第一题: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所在地的地理纬度玉直射点纬度的差值)所以纬度差=90°-太阳高度角首先观察表,先看甲地和乙地的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在夏至日的纬度差=90°-80°(甲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10°,所以甲地和夏至日的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10°,也就是甲地的纬度为23°26′±10°,即13°26′n或者33°26′n。
ps:如果算出来负数,要么算错了,要么可能在南半球。再来看,甲地从5月21日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增大到夏至日最大。
这说明甲地在北回归线的北方。因为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从5月21日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慢慢靠近北回归线,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在增大,所以甲地应该在北回归线的北方。
如果甲地在直射点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应该逐渐变小。所以甲地的纬度应该是33°26′n。
同理可得乙地的纬度是2°n与甲乙两地不同的是,丙丁两地给出的是冬至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那么就应该站在南半球考虑。丙的纬度很简单,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是90°的就是南回归线,所以丙地的纬度是23°26′s。
同理可得丁地的纬度为16°s。自转线速度与纬度有关,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所以乙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大,选b。
(这是最一般的解法,耗时比较久。如果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用算出来。
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5月21日到7月23日先增后减,所以甲地一定在北回归线以北,丙地一看就知道在南回归线,乙地和丁地的太阳高度角都是先减后增,所以乙地丁地都在热带地区,乙地的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丁地的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离赤道的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66°34′近,所以乙地离赤道近,所以乙地的自转线速度大)第二题:甲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a:埃及阿斯旺水电站为热带沙漠气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发电高峰期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半球为夏季,巴西草原草木茂盛c:对的d: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当地是夏季,炎热干燥第三题:江苏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中低纬地区,楼的南侧为向阳侧,光热充足,东西向光热差异小,所以开花日期总体早于北侧,且南侧各棵树之间开花时间差距小;楼的北侧为背阳侧,光热不足,东西向光热差异大,所以开花时间东方早于西方。第四题:依据图中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方位和长短,可确定其为夏半年,即可推知时间为春分日至秋分日。
望采纳,么么哒。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2.8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