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范文
dfd>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继续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关键之年,也是区委换届之年。做好2005年工作对路桥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协调发展至关重要。200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中求活,加快转型,重点推进,再造优势,继续大力推进制造路桥、商贸路桥、都市路桥、开放路桥、人文路桥、一体化路桥和平安路桥建设,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力打造工贸互动的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和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
2005年主要预期指标建议为: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5%、争取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争取15%,其中工业性投入增长15%,争取20%。财政总收入增长13%,争取15-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争取15-18%。全区外贸自营出口增长20%,争取25-3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争取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为保证顺利完成上述任务,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于推进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加快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五大主导行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结合路桥制造业实际,制定产业培育规划,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模具及塑料制品产业、空调及制冷配件产业、机电产业及建材产业的发展。以实施“1212”工程为载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争取新增规模企业35家以上,新增亿元企业5家以上。
2、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完成吉利汽车城二期工程,确保生产汽车2.5万辆,争取3万辆;强势推进中部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做好企业入园工作,实现从投入到产出的跨越;尽早启动沿海产业带路桥区块6.68平方公里首期区块,加快路网、水电管网等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产业新增长点。放手发展中小企业,使之成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的配套“车间”。加快黄礁涂和三山涂围垦速度,加大土地整理和收储工作力度,尽最大努力争取保障工业用地;充分利用闲置、废弃土地,多渠道筹资,继续大力推广多层厂房和标准厂房建设;探索工业用地制度改革,让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已供土地项目的稽查,加快建设进度,缩短产出周期。
3、继续推进企业整体创新。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多形式建设技术研发中心;立足于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引导企业确立品牌意识,培育更多的省市名牌和全国名牌。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引导企业对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营销环节的信息化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我区制造业的总体装备水平。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重点抓好金龙、三鸥、通宇的股票上市工作。加强企业管理改革,通过推进管理信息化、引进职业经理人、推广精益生产等方式,切实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继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好中外名家系列讲座、总裁高级研修班、企业家俱乐部等载体,积极培养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开放眼光、创新冲动和诚信理念。
4、全力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政府推动,扩大招商领域,综合运用以会招商、以商招商、以业招商、以点招商等多种手段,构建大招商格局。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培育生产企业和外贸流通公司两大出口主体,扶持清洗机、电机、空调器、电脑绣花机等机电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出口。建立驻沪外贸促销、招商、信息服务三大窗口,加速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步伐;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处、贸易机构、研发中心和加工中心;继续推进对台经贸交流,通过邀请路桥籍在外知名人士回乡讲学、技术辅导,积极开展经济、文化、科技合作。
5、努力发展节能清洁生产。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全面节约使用各种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力推进工业节水、节电,努力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耗电量。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强化企业环保管理,完善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导向,支持发展低污染和无污染产业。
二、着力于推进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建设,不断加快现代商贸业态培育和商贸转型。
6、积极推进商贸功能区块布局优化。全面实施《路桥区商贸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完善中心商业区、远东商务区、生产资料市场区、生活资料市场区与物流园区五大商贸功能区块。加快银座街、富仕路、邮电路等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不断提升中心商业区档次。加快人气集聚,进一步促进十里长街的兴旺和繁荣。加快中国建筑装饰城二期、台州电子数码城、台州塑料城、耀江新世纪广场、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等商贸项目建设。抓紧实施生产资料市场区首期工程,动工兴建钢材、二手车交易等市场,启动中部工业区欧式商业街。着手生活资料市场建设前期工作,抓紧完成选址、项目论证和规划设计,争取早日动工。
7、加快发展物流业和会展业。依托甬台温铁路台州货运场站建设,加快规划建设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服务”的原则,努力构筑以现代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邮电通讯及网络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引导、规范、扶植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继续大力发展会展业,在重点办好塑交会、汽车展等大型展会的同时,努力吸引一批展会在路桥举办,做到“月月有会展”。管理运作好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强化会展业与本地优势产业的联动。加快会展主体的培育,积极引进和发展会展企业,加强会展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
8、大力提升商贸业态。加快零售业态转型,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及各类便利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大力发展仓储式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积极引进沃尔玛国际连锁超市。不断完善商贸功能,建设一批高档次的餐饮、休闲、娱乐设施,重点抓好远东区块精品写字楼、商住楼、星级酒店的建设。提升市场发展层次,建立与现代流通方式相适应的商品检测、物流配送、流通加工、网上交易、金融结算等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总经销、总代理、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经销手段,加快“数字市场”建设。积极扶持商贸优势企业发展,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商贸企业。加强市场整合,充分发挥中国日用品商城的龙头骨干作用,树立路桥商贸整体品牌,增强市场整体竞争力。
9、加快发展金融业与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异地知名金融机构在路桥落户,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供应能力。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支持泰隆城市信用社组建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努力开拓中介业务,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整合信贷资源,突出解决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外向型经济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的资金供需问题,继续加强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推进金融安全建设,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研究制订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加快信息和技术咨询、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的转移,努力扩大服务贸易。
10、努力营造良好的商贸发展环境。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欺诈交易等不法行为,积极引导行业自律,提高各专业市场和专业街商业声誉,努力营造诚信经营氛围。设立商贸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且带动作用大的项目,推动商贸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着力于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丰富城市内涵
11、继续完善城乡规划。根据路桥分区规划,加快编制控制性详规,重点抓好给排水、道路、绿化、燃气等专项规划和路桥远东商贸广场西扩区块、螺洋火车场站区块、台州沿海产业带路桥区块和几个入城口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加快编制镇村规划。加强规划管理,严格项目审批制度,强化审批后管理。
12、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区路网,完成财富大道、银座街北延、南官大道南延、双水路东西延、石浜路拓宽、文化路延伸等城市道路建设,加快完善停车设施,切实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实施东方大道二期、甬台温高速公路连接线院桥至路桥一级公路、椒新公路机场北段改建、路泽太一级公路北延等建设,做好台州沿海高速公路路桥段、104国道西复线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大力推进世纪大厦、刚泰大厦、玉宏大厦、双菱大厦、永源大厦、泰隆新大厦等40多幢20层以上高楼建设,丰富城市内涵;加快三大工程、马铺、螺洋三个入城口的建设和改造,彰显城市形象。加快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协助台州市做好樟岙水厂工程及管线建设,完成自来水厂沉淀池建设,加快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实施城区和部分村庄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中低电网建设,完成220kv双水变和110kv横街变,启动110kv广场变建设;建设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规范垃圾填埋管理,在城区新建若干座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城区三级管网建设;建设液化天然气站,推进供气管网建设,实现管道向外供气。尽力发展房地产业,抓紧完成10多个拆迁安置小区和山水华庭、水天一色等高档次小区建设,推动我区住宅开发档次的整体提升。启动十里长街二期改造工程,加快旧城改造步伐。
13、大力优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绿化,重点做好沿路、沿山、沿河绿地建设,抓好中央山公园、石浜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实现新增绿地3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3%,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绿地达8平方米。设计、建设一批城市雕塑,完善城市亮化系统,美化城市景观。继续实施河道整治,将河道整治、河岸绿化与自然环境和城市面貌有机组合起来,优化水系功能,提供绿化和造景平台。
14、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配合台州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继续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加大规划和土地管理执法力度,深化非法占地建房专项整治,有效遏制违法违章建设现象。进一步深化城管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城市综合执法体制,理顺区、街道、社区三级关系,强化城市管理职能。探索推进“城中村”改造,抓好撤村建居工作,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
四、着力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基础教育体系,完善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普及教育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增加教育投入,完成校校通工程,争取路桥中学等6所学校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争取新桥中学等3所学校通过省标准化验收。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不断提高师资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努力发展与产业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做好浙江工商大学在路桥办学,支持吉利集团在路桥兴办汽车学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广现代教育技术,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16、加快发展文体事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总体方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逐步形成以城区和金清镇为重点的大众娱乐、高品位演艺、多功能电影、信息网络等文化产业。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保护民间特色文化,清查和挖掘民间艺术资源。组建路桥区艺术团,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文化百村工程”建设,形成初具规模的区、镇、村(社区)三级文化网络。加强文化市场整治,进一步落实长效监管措施。运作好文体中心,积极举办国内外大型文体活动;积极创建全区健身苑,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体育。
17、切实加强卫生、计生工作。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预警监测体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快区中医院、区二院迁建和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卫生院所改制,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推行优质服务,开展对性别比偏高专项整治活动。
18、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政务专网”建设,将网络向镇街道和村居延伸,建立城乡一体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化、党务信息化,进一步完善网上办公、网上办事和政务网站的运行管理制度。抓好“数字路桥”二期工程建设,完善信息化工作平台。加快广电网络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步伐。
五、着力于推进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19、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产转业能力。在确保农业增效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积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鼓励区位优势明显村兴办第二、三产业设施,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落实帮扶措施,强化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加强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强化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努力使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有益补充。
20、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完成椒新公路泉井至新桥、乡道洋屿至山后潘、永长路拓宽改造,做好白剑线农垦场至黄屿、山金线(温岭山前至金清)路面硬化改造。加大农村危桥改建力度,不断完善道路安全辅助设施建设。继续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龙头,抓好村庄整治、旧村改造和中心村形成等事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住房安置“立改套”,尽力解决农民建房问题。
21、全面推进生态区建设。认真实施《路桥生态区建设规划》,出台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生态区建设宣传、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热情。围绕构建“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合理安排一批重点项目,建立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结合省政府“811”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固废拆解业和小冶炼行业整治。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争取到年底创建完成市级生态村7个、区级生态村75个。
22、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南山区块和金泉农庄区块等一批高效、休闲农业建设,推动优势农产品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相关产业带。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营销,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业和名、特、优、稀农产品,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优质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体系建设,积极与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姻,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推进产品质量标准化。继续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积极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缩短农民与市场的距离。加强职业化农民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23、继续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完善并推行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行、不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镇(街道)敬老院建设,积极推进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认真落实贫困生义务教育、高中段免费补助入学和贫困大学生扶助政策,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善。建立健全镇(街道)及村居、社区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网络,完善结对帮困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帮困水平,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七、着力于推进“平安路桥”建设,逐步建立和谐社会。
24、构建严密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市场、平安社区、平安村居、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继续抓好社会面巡控、单位守控、农村防控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治安队伍建设,完善城区网格化巡逻工作机制。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和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抓好出租私房管理、中小旅馆整治,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的教育管理。继续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25、继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加大对各类专业市场、联托运行业及治安混乱地区和重点部位的治安控制力度,严厉打击地霸、村霸、市霸、行霸等恶势力,铲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
26、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对事故隐患的综合排摸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制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和专业队伍建设。落实保障措施,开展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农村消费安全建设,高度重视食品和药品安全。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加强重大节庆活动的申办管理和安全管理。
27、努力做好信访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就地解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信访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研究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重点解决广大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学习“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新型协调机制。推广义务信访协理员制度,不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量。健全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完善领导接访、定期约访制度,努力提高重要信访的按时办结率、当事人息诉率和群众满意率。
八、着力于强化根本保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
28、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继续把“三树一创”教育活动贯穿在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全过程,把握精神实质,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成效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的开展。健全党委(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地把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执行现行政策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路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努力营造观念再更新、思想再解放、精神再振奋、发展再加快的良好创业氛围。
29、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大力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形成能力互补和梯次配置。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委(组)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增强团结,激发活力。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按照省委组织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以加快建立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着力构建完善干部准入、教育培养、监督管理、有序退出四大体系。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积极推进中层干部(股级)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制度。
30、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行镇街道“三重一大”事项票决制,不断完善政务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决策议事规则,明确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继续开展“抓五强、创五好”活动,切实把“先锋工程”、党员“四培三带”工程和“五化”管理等融入到“三级联创”活动中去。认真做好村级换届选举有关工作,完善“两推一选”、“公推公选”等办法,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依法组织好村、居委员会选举工作。大力推进企业、新经济组织和社团党建工作,按照“先行组建、逐步提高、分类指导”的思路,在继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同时把重点逐步转到发挥党组织作用上来。结合社区建设实际,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1、积极改进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进一步完善区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完善由全委会投票表决重大决定和全委会任免重要干部票决制。根据“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职责要求,建立区委财政领导小组和区委常委会经济分析会议制度,加强和改进区委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支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特别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
3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抓紧构建符合路桥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推进以“五上五进”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营造廉政风尚。坚持从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入手,进一步规范事权、财权和人事权,重点在经营性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抓好廉政建设;坚持和完善以党风廉政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为重点,包括领导干部任前公示、任期和离任审计、廉政谈话、廉政档案、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坚持依法依纪查办案件,拓宽案源渠道,确保规范办案、文明办案。
33、切实加强党对人大、政协、武装、群团和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选举任免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责,认真落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建议。改善党对武装、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的工作领导,充分发挥武装和群团组织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贯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4、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根据“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四大职能特点,按照务实、高效、廉洁、节俭的要求,打造服务型政府、透明政府、信用政府和效能政府。继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造办事流程,提高效率。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推行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政府投资项目专家论证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珠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加强财政收支和国有资产管理,深化投融资体制、部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镇街道财政体制的改革,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立项评审和绩效考评工作。分类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服务于群众的生机和活力。完善公务员及机关其他工作人员录用、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制定好路桥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2020年远景目标。
区委组织部工作要点
区委组织部工作要点
2013年全区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稳中求进,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1、全面开展学习培训。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指导,分领域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培训,统筹抓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的学习。以科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化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深入开展学习党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自觉贯彻党章。
2、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以区乡两级党校为主体,围绕实施“3341”项目工程,不断创新学习培训形式,整合培训资源,采取组织干部集中学、邀请十八大代表辅导学、依托网络交流学等形式,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循环经济、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城镇化建设为重点,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各级干部开放开发能力、研究谋划能力、统筹发展能力和执行落实能力,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3、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的的经验成果,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数量、结构等进行详细摸底,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为活动开展做好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经验准备。
4、积极创新活动载体。认真总结“双联”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科学设计活动载体,加强工作指导,重点在促进群众自身发展、增加收入上下功夫,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上求实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受到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
5、建立民情联系服务机制。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以乡镇、街道党委为核心,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党员为骨干的民情联系服务机制,定期研判网格民情。活动开展期间,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次数每月不少于5天,普通党员到双联户每月不少于2天,切实解决好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利益诉求,不断提高作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6、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围绕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内部建设,进一步规范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按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的学习教育,引导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格执行、自觉遵守,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7、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倡导崇尚实干、注重公论的用人导向,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注重在基层一线、“双联”行动和重大项目建设中锻炼干部、考验干部和识别干部。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在同一单位或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以及较长时间在人、财、物管理相对集中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干部进行有序交流,进一步改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总结完善公推比选、公推差选、公开选拔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年内计划竞争性选拔一批科级领导干部。积极推进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工作,继续做好选调生、下派干部、挂职干部等工作,调整和补充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优秀年轻干部挂职工程”,选派基层优秀干部进机关、机关年轻干部下基层、优秀后备干部多岗锻炼和新任副科级干部到信访部门带职工作,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多岗位锻炼。
8、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干部工作。认真做好群众举报受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落实谈话、函询、诫勉、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的信息沟通、工作协调,全面掌握干部监督信息。加强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坚持抓纪律、抓作风、抓学习、抓考评、抓奖惩,对干部在思想和行为上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告诫提醒,帮助改正。
9、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2013-2017年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围绕实施“3341”项目工程,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有重点、分层次抓好各类人才培训,确保年培训干部2000人次以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活动,切实增加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强化干部培训管理与考核,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发挥好培训手册动态管理的功能,不断提升培训管理水平。
四、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0、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靠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认真落实《乡镇、街道、部门党(工)委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实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双考”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制定出台《社区班子和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办法》,严格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考评。考评结果按党组织隶属关系进行排序,对排名靠后、党员群众满意率不过半的党组织负责人,由上级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问责。
11、扎实做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对全区村、社区党组织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研,结合实际制定换届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换届程序、换届要求和换届纪律,推进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结合村级换届,对村干部后备队伍进行摸底核查,按照1∶3的比例建立村干部后备队伍人才库。
12、加强村干部队伍监督管理。不断深化“四议三双”活动,建立健全村级决策权、理财权、监督权相互分立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监督管理,对城郊村和有经济收入的村,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督促村党支部书记落实相关规定,正确行使权力。全面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定目标、定任务,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强化党员评议、村民评议和实绩考核,促进村党支部书记民主决策村级事务、依法依规为群众办事。
13、加大示范点创建力度。巩固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果,制定党建示范点创建方案,明确创建标准,落实创建措施,年内争创省级党建示范点2个,市级示范点5个,区级示范点60个。每乡镇争创各具特色的新的党建示范点2-3个。
14、整顿转化后进村。对2012年村级班子绩效考核确定的6个后进村实行挂牌销号制度,相关乡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通过采取党委成员包抓、提供项目支撑、调整村级班子等措施,确保年内全部实现转化提升。
15、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规范年”活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结合农家书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等项目的实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增强阵地整体功能,年内各乡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两个80%”,即80%的行政村达到“六室八有”要求,80%的行政村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代办式便民服务。
16、加大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年内一、二类乡镇新建或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少于2个,三类乡镇不少于1个,每处面积不少于100m2。通过新建、扩建、购买等方式,年内各街道新建1处面积在200m2以上、规格高、功能全的社区阵地。马跑泉、花牛、社棠三镇通过与辖区单位协商,进一步扩大社区办公场所面积,不断改善办公条件。
17、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深化“民情流水线”工程,实行“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12345”工作法,深入开展“四民社区”创建和“四百”走访活动。在社区和居民小区设立民情信箱、开通民情热线、发放民情连心卡、建立民情信息联络员队伍等方式,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拓宽服务领域。实施街道、社区党组织“大工委制”、“兼职委员制”,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
18、深化“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围绕“五型”机关创建和“五好”党员争创,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效能风暴行动和“双联”行动,着力解决个别机关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引导机关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
19、积极开展城乡结对联帮共建活动。结合“双联”行动,切实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广泛开展与农村、社区、企业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帮共建活动,在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提供帮扶支持,党员干部年内为联系的群众至少解决和帮办3件以上难题和实事,单位与帮扶村至少共同开展4次以上党组织活动。
20、积极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题。5月份,在全区开展“非公企业党建百日整推”主题活动,集中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对已经建立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从阵地建设、工作制度和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采取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年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要达到28%以上。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中介组织等新社会组织的党员人数、党员结构、组织设置等基本情况造册登记、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21、加大学校、卫生行业党建工作力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卫生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教育、卫生行业党组织组建和党员发展工作,凡正式党员在3名以上的全区各类学校和医疗机构,全部建立党的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中小学校、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划入相近的学校、医疗机构党支部,接受党的教育,服从党的管理。
21、健全完善党的组织制度。认真开展党代表联络工作,实行重大项目党代表督办制度,积极开展党代表“集中走访”活动,指导试点乡镇召开党代会年会,落实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健全党的民主制度体系,落实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制度,推行基层党员旁听党委会议、党代表列席同级党委会议做法,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内民主。
五、切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22、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制定2013-2017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积极实施党员发展“源头工程”,推行发展党员“公推选优”制度,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注重在优秀青年、业务骨干、产业能手和后备干部等人群中发展党员。对信教群众多、党组织软弱涣散、近年来未发展党员的村进行重点管理,下大力气消除发展党员工作“空白村”党支部。同时,加强党员道德监督和纪律监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维护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23、加大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突出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深入开展学习党章活动。3月份,在区委党校分别举办全区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7月份对机关新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各乡镇负责对其他村干部开展不少于2期的十八大精神、法律法规和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24、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学用水平。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双创双争”活动,年内各乡镇90%以上的站点要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3月份,在区委党校举办全区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办好《远教时空》栏目和《远教时空报》,不断拓宽远程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创新远程教育培训模式,依托主导产业,各乡镇至少要建立1个“远教 基地 协会(合作社)”模式的培训基地,各站点每月至少开展1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六、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5、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信息交流、检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健全人才工作决策、协调和落实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人才工作目标化管理,促进工作任务落实。
26、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认真开展急需紧缺人才统计上报、信息发布等工作,积极实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建设专家学者团队,组建**专家人才库。组织协调重点企业、教育卫生、产业园区等用人单位,参加省市各类高端人才引进洽谈活动,在各级人才引进平台上进行项目推介和人才对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年内从“211”工程所属高校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8人以上,全区引进6名副高职称以上的人才。
27、抓好重点人才项目工程实施。深入实施全区中长期人才规划“八大工程”,积极开发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评定,(fwsir)适时举办各类人才技能大比武活动。认真实施“双联”行动人才支撑计划,大力实施人才培训“1143”工程,不断提高全区人才总量和质量。
28、加强人才信息统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人才统计工作,认真抓好各类人才信息库建设,及时完成全区信息库收集整理、审核、信息录入等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区人才结构、分布和数量,为全区人才管理工作提供快捷、高效的工作平台。
七、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29、加强组工文化建设。以开展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在部机关部署开展以“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带头增强党性、带头改进作风、带头联系群众”的“三学三带头”活动。突出抓好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组工文化建设,定期举办“组工论坛”,开展“组工讲堂”活动,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打造先进组工文化。
30、实施组工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着眼打造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新型组工干部,开展读书品评、岗位练兵、文稿点评、热点辩论、技能提升等活动,通过轮岗交流、实践锻炼、业务培训、知识测试、外出参观学习、撰写组工信息和调研文章等方式,多方面培训组工干部业务知识,锻炼业务技能,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
31、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大力倡导“严、细、深、实”工作要求,带头改进学风、会风、文风,厉行勤俭节约、力戒浮躁之风、庸俗之风、奢靡之风。健全完善组工干部基层联系点和蹲点调研制度,规范组织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严格工作纪律,推进工作创新。扎实开展“双联”行动和“组工干部进千乡联千村入千户”活动,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组工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推动作风转变,提高“三服务”水平。
32、加强组工宣传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舆论宣传、情况通报、征求意见等制度。加强组工信息调研工作,办好**党建网,加强“**组工微博”管理,不断扩大**党建品牌的影响力。注重特色创新工作的总结和宣传,用更宽广的视野审视新形势下组织工作,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0.2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