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衣
杨朴 〔宋代〕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管穿著什么样的衣裳,都比不上柔软绿草织成的蓑衣,它跟斜倚篷船吟诗垂钓的日子,实在是最最相宜。
夏天在清凉的芦苇影中,和衣睡在迷离的暮烟里,又在幽雅的荷花香气中,绵绵细雨下披着我的蓑衣。
春天在酒家畅饮,狂醉后才将蓑衣脱下去,当黄昏雨过天晴,就把它随便堆放在渔舍里。
尽管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极端显贵,我也不肯容易拿蓑衣去换取。
注释
莎衣:即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衣披。
软绿柔蓝:绿色柔软的。著:穿。胜衣:即蓑衣。
正相宜:适宜,十分自然。
蒹葭(jiān jiā):芦苇。
菡萏(hàn dàn):荷花。
狂脱:狂醉。
乱堆:随便堆放。晚晴:傍晚雨后初晴。
饶:听凭。紫绶(shòu)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绶,系印环的丝带。
博换:交换。伊:第三人称,指莎衣,亦即指隐居日子。
赏析
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发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十分适宜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欢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维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体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现象充满了画中有诗。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高枕无忧日子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不管魏晋”的世外桃源的神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体现一个桃花源式的抱负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然后对比了实际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十分喜欢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安闲,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靠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日子的歌颂。
以上三联都集中翰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画,“脱”时神态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日子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蛇添足,提醒宗旨:听凭你紫绶金章有多尊贵,我是不会容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衣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有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维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维情操。这就标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维,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此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向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然后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
创造背景
杨朴淡泊名利,毕生不仕,他的同学毕士安向宋太宗推荐他,所以他便赋《莎衣》辞归。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0.4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