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胡蝶》译文及鉴赏
《虞美人·胡蝶》
清朝:张惠言
斜阳谁遣来花径,春色三分定。游丝无力系花腰,忙煞枝头相途乱红飘。
《虞美人·胡蝶》古诗简介
《虞美人·蝴蝶》是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的一首词。词上下两片,共八句。上片四句重在写景,描绘暮春季节,园囿中柳丝袅娜,落花飘飞,在夕阳暮霭的映照中,一只燕子翩然飞来。情景灵动,但颇显冷落,且有几分没落气息。下片四句,重在抒情,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状写“燕子”清高且孤芳自赏的心态:它不愿趋炎附势,在“游蜂”纷至沓来的花丛中栖息,宁愿去那冷清的草蔓中领略春天的气息。词中那只孤独、清高、怅惘而又倔强的“蝴蝶”,就是作者人生与品格的自我写照。
《虞美人·胡蝶》注释
⑴虞美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敦煌曲作《鱼美人》。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水》等。张君房《脞说》以为此调来源于项羽《虞兮之歌》,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驳之:“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世非也。”
⑵斜阳:指正午之后的太阳,尤指傍晚的夕阳,斜,旧读xia,不正。古代诗人、词人多以“斜阳”喻指荒凉冷落之景。南宋陈允平《齐天乐》:“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深处。”又南宋张炎《甘州》:“指斜阳巷陌,都是旧曾游。”又中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⑶遣:派遣,发送。《墨子.非儒下》:“乃遣子贡之齐,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汉书.孔光传》:“上免官,遣归故郡。”
⑷春色三分:指春天分为早春、仲春、暮春三时段。南宋何梦桂《满江红》:“春色三分,怎禁得、几番风力。”张惠言此处谓“春色三分定”,乃指暮春季节。
⑸游丝:此处喻指柳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此为古代诗词的常见比喻用法。南朝庾信《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游丝另一义则指蜘蛛等所吐出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⑹忙煞:忙乱,煞,语气词,无义。盛唐杜甫《乘雨入行军六弟宅》:“巢燕得泥忙”,南宋陈造《田家谣》:“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
⑺乱红:指缤纷而紊乱的落花。
⑻南园:《后汉书.百官志》:“南园丞一人,二百石。”《后汉书》所说南园,为东汉时皇家苑囿,在浴水南。后世文人以为故实,泛指花草园林或借指思归。晚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五代毛文锡《虞美人》:“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
⑼香丛:此处指春天园囿中丛生的枝草藤蔓。
《虞美人·胡蝶》赏析/鉴赏
暮春季节,柳丝袅娜,落花缤纷。在夕阳映照下,一只“蝴蝶”翩然飞到一个花枝草蔓丛生的园囿。它在花丛草蔓中往来穿梭,似乎在寻找什么,又在依恋什么。然而,袅娜的柳丝无力系住花朵,以致它们在风儿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蝴蝶”本来打算在残存的花枝上栖息片刻,以“寻找”存留无多的春的气息,可是花朵上却聚满了纷至沓来的“游蜂”。这令“蝴蝶”颇感怅惘失望。要知道这是一只心性颇高,孤芳自赏,不屑趋炎附势的“蝴蝶”。所幸,园囿的草蔓不曾枯委,在暮春季节长势旺盛,在夕阳西下、落花飘飞的`冷落气氛中依旧传送着春天生机盎然的信息。所以,这只孤独的“蝴蝶”愿意飞去旋绕那园囿中依旧生机盎然的丛生草蔓,以领略春天温暖的气息。
词上下两片,共八句。上片四句重在写景,描绘暮春季节,园囿中柳丝袅娜,落花飘飞,在夕阳暮霭的映照中,一只燕子翩然飞来。情景灵动,但颇显冷落,且有几分没落气息。下片四句,重在抒情,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状写“燕子”清高且孤芳自赏的心态:它不愿趋炎附势,在“游蜂”纷至沓来的花丛中栖息,宁愿去那冷清的草蔓中领略春天的气息。这只“蝴蝶”倔强的心性也这看似清高的心态中显山露水。
《虞美人.蝴蝶》是张惠言《茗柯词》中存留的第一首词。惠言在《送钱鲁斯序》、《文稿自序》等文中自言他二十六七岁始学习写作古辞赋,三十岁始从好友王灼学习写作古文,但没有明确说明他何时开始填词。然多方比对、考证,他填词的时间不会早于他学习写作古辞赋和古文的时间。此词创作时间当在其中、青年之交,年龄不会太青。主要依据是词所显现出来的“内证”,亦即词所表露出来的深沉且饱经风霜的感情。因为,这是一首有阅历、有思想,阅历与思想双修的人方能写出的有人生感悟和思想深度的词。不经生活长期磨练的人是很难写出这样的词作的。
从词的体式与题材来探析,这是一首咏物词。自南宋末年张炎、王沂孙等人作《乐府补题》,大作咏物词以来,借物抒写词人之情,借物比拟词人之怀,那种以彼拟此的写法就成为传统小词的经典笔法。此词显然也运用了这一经典笔法。词中那只孤独、清高、怅惘而又倔强的“蝴蝶”,何尝不是张惠言人生与品格的自我写照。
这首词在情感上虽略显压抑,但它主要表达了一种淡泊守志、不趋炎附势的独立自守的倔强心志,“寻春莫向花间去,花外游蜂聚”可谓这首词的词眼,因为这句词形象且有力度的展示出词人孤高而倔强的人格,也是他淡泊守志、不趋炎附势之独立自守心志的深度宣示。
《虞美人·胡蝶》作者简介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0.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