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 节 礼乐(1),乐 道 人之善,乐 多 贤友,益矣。乐 骄乐(2),乐 佚(3)游,乐 晏乐(4),损矣。”
【注释】
(1)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节:调节。
(2)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
(3)佚:同“逸”。
(4)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出处
《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言君子有三乐,第一乐乃“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所谓的“天伦之乐”。
父母、兄弟俱在,身体健康,不遭逢事故,不是人力勉强得来的,所以君子特别珍惜,以此为至乐。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君子心地光明坦荡,行事问心无愧,所以俯仰无愧怍于天、人,而胸怀磊落、快意自得,正是君子所乐之处。第三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君子化育英才,为国储贤养才,共同济助天下,实现君子的理想,所以君子乐之。 其实孟子所称的三乐,还是有先后顺序的。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第一乐。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上·二七)“父母俱存”,可以事亲,事亲是仁的具体表现。“兄弟无故”,可以从兄,从兄是义的具体表现。
所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不仅是“天伦之乐”,也是仁义具体的表现,可以让人乐到“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了。 其次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属于个人的修为,能达到这境界,其日常行为必定恪遵仁、义、礼、智;其平常生活也必定胸怀磊落,快意自得;其人格足可称得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豪杰之士,能成为“豪杰之士”,自然“无忝于所生”,此所以为第二乐。
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自己的道德学问必须能做到使学生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二子之对孔子。此所以列为第三乐。
至于“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以为一般人总觉得“王天下”应该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其实那是世俗的想法。权力、财势,未必能使人感到快乐。
因为一旦在位,如果是贤君,就必定是诚惶诚恐,时时以天下为念,不敢有丝毫偷安,哪有心思去享受治理天下以外的心灵之乐?如果是不贤之君,整天陶醉于权力欲的满足,无思于治国安民,终必弄得天怒人怨,不保四海,这又如何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所以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④天下者不与存焉。
父母俱③在,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④天下者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惭愧。
③俱:全,都。④王:名词动用。
称王。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愧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古人常说的君子有三乐,2113是指 一乐家庭平安,5261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4102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1653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君子有三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扩展资料: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
意思: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出处:
出自孟子的《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父母亲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这是一种快乐;上不惭愧于天,下不惭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了这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
扩展资料:
孟子人物评价: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性是善的。但孟子只说性善,南宋朱熹补充为“人之初,性本善”,后世有学者提出“性向善”。
孟母三迁典故: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逝,母亲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
第一乐:第一个乐趣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指的就是家庭平安和睦。我们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平安、和睦是事业的基础,《大学》中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修身齐家也是在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前面。可见家庭是其他事业的基础。所以家庭平安,是作为一个君子的第一个乐趣。
第二乐:第二个乐趣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只有一个人的道德上没有亏欠,这个人才能走得更远,才更值得尊敬。一个人良心没有愧疚,才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始终保持善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作为君子的第二大乐趣。
第三乐:第三个乐趣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首先是一个教育家,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成为国家的栋梁。其次,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感悟,才会让知识产生更大的价值。另外,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生命的延伸和升华。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活着就要快乐,这是不容置疑的。谁都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即便是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也只是特殊境遇下不得已而为之,是生存智慧,而并非对快乐的疏远与排斥。
人人都对快乐孜孜以求,问题在于,每个人心目中的快乐不尽相同。而这,正是许多人许多时候陷于悲观的重要原因。
由于对快乐的标准拿捏不准,甚至背离本真,一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虽浸泡在快乐的海洋里,却无法感知到正享有的幸福,每每自寻烦恼。给快乐一个定义,因而绝非小事,有时它甚至决定我们是否幸福一生。
那么,怎样才是快乐的呢?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孟子给出的答案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就是说,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无愧于天无愧于人,有优秀人才可兹培育,这是人生的三大乐事。
乍看来,“孟子三乐”实在是有些寒伧。这样的快乐太容易得到了吧?算是有追求有抱负的人生么?当走过人世的坎坎坷坷,当阅历岁月的雨雪风霜,铅华洗尽,删繁就简,我们发现,这些朴素的快乐看似寻常,却难能可贵,这样的快乐才是真快乐、大快乐、长久的快乐。
放眼周边,多少人“子欲养而亲不待”,给予自己血脉的双亲不幸早早离开人间,从此只能木然地望着墙上的挂像,空留“事有疑难可问谁”的遗憾;多少人手足情深的一奶同胞深受煎熬,由此阴霾笼罩惴惴不安;多少人平日作了亏心事,风吹草动疑厉鬼,活得胆战心惊诚惶诚恐;
多少人学成满腹经纶,却终未遇上心有灵犀的衣钵传人,一肚子学问跟随自己化作一缕轻烟。置身此境,这样的人生有快乐可言么?
细想来,平凡而质朴的“孟子三乐”的确道出了快乐人生的真谛。家庭平安乃能无忧,问心无愧方才安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则是享受,一个人如能获此三者,快乐自会如同清泉汩汩流淌,常伴左右。
奈何,有的人迷恋于觥筹交错夜夜笙歌麻将声声,却腾不出时间回家看看,与父母聊聊天,与兄弟谈谈心;有的人一味追名逐利损人利己,无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有的人惟恐别人强于自己,受之于人的识见却不愿传之于人……他们忘记了,孝顺父母不能等待,健康与生命千金难买;
他们忘记了,人就该活得像一个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心无愧疚才能坦坦荡荡;他们忘记了,与他人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启悟,既是感恩与回报社会,也是在薪火相传中对生命长度的延伸、对人生意义的升华。
家庭的宁静、自身的修为、对社会的回馈,孟子眼中的三大快乐居然是一个立体式的架构,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质朴的往往是真挚的,真挚的往往是珍贵的。时光虽久远,“孟子三乐”却因其质朴真挚而动人心魄,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许你正拥有这些简单的快乐,珍爱并享受它们吧,如果错过了,一切就都晚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三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0.2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