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见李清照的《祭赵湖州文》:“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深刻地概述了对其夫赵明诚的悼念。其实原文以失传,就留得这两句了。
白日正中的含义之所以不同,只是因为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罢了。庞蕴当时也是要死的,她女儿早她于死是不想一个人独活。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她女儿的自私,不体恤父母用心,也可以理解为她不敢苟活,云云。结合语境,李清照用白日正中的典故,只是想说明:你比我早死总好多我比你早死。是从丈夫的角度考虑的,表现了她关心、了解丈夫。
"壶中天地"的故事源自《后汉书》费长房的故事:
费长房,汝南人,曾为市椽。有老翁卖药于市,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翁曰:"子明日更来。"长房旦日果往,翁乃与俱入壶中。但见玉堂广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嘱不可与人言。后乃就长房楼上曰:"我仙 人也。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十人扛之,犹不能举。翁笑而以一指提上。视器如有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长房心欲求道,而念家人为忧。翁知,乃断一青竹,使悬之舍后。家人见之,长房也。以为缢死,大小惊号,遂殡殓之。长房立其傍,而众莫之见。于是随翁入山,践荆棘。于群虎之中,留使独处,长房亦不恐。又卧长房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其上,众蛇竞来啮索,欲断,长房亦不移。翁还抚之曰:"子可教也。"复使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长房意恶之。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奈何?"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顷刻至矣。至当以杖投葛陂中。"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家人谓其死久,惊讶不信。长房曰:"往日所葬竹杖耳。"乃发冢剖杖棺,犹存焉。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又尝食客,而使使至宋市鲊,须臾还,乃饭。桓景尝学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 。
上述的文字大概是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程门立雪的典故:
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杨时,他非常尊敬老师。他的老师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程颢。杨时四十多岁的时候,程颢死了。他听说程颢的弟弟程颐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就又拜程颐为老师。有一个下雪天,杨时去找程颐请教一个问题。他到了程颐家里,听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便一声不响地等着。过了好久,程颐醒了,才知道杨时已经等了好久,赶忙起来同他议论问题。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
杨时这种爱好学习、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后来,人们就把这件
事概括成“程门立雪”这句成语,来形容那些爱好学习又尊敬老师的人。
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出处:有两个。一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
原文:“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释义:游酢、杨时第一次拜见伊川(程颐),伊川闭着眼睛坐着,游、杨两人在旁边恭恭敬敬站着.伊川醒来,看着两人说:“你们还在这里吗?天已经晚了,暂且停止吧.”等到两人出门,门外的雪有一尺深.
另一个是《宋史》中的《杨时传》
原文: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暝:同“眠”,瞌睡。侍立:陪立在旁。去:离开。既:已经。觉:睡醒。
释义:有一天杨时和游酢去拜见程颐,程颐正在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恭敬地站在一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睡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扩展资料: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汉族,洛阳伊川(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
程颢: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倡导“传心”说。主要作品《定性书》、《识仁篇》等。
杨时(1044—1130)字中立,号龟山,北宋学者、官吏。我国著名的理学家。北宋熙宁九年登徐铎榜进士,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还担任过知县、秘书郎、著作郎、径筵、左谏议大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程门立雪
白衣卿相 bái yīqīng xiàng
指还没有发迹,也就是没有升官发财的读书人。
制造这个典故的是宋代柳永。柳永原名三变。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把以小令为主的词,引向慢词,即中调和长调;舍此之外便是眠花卧柳。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记叙了宋仁宗对柳永的恼怒和斥责,宋仁宗在柳永初次考进士的考卷上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原来柳永软绵绵的《乐章集》里,有一首颇有豪气的《鹤冲天》。词云: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志,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凭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的锋芒直指皇帝,分明是指责皇帝有眼无珠,明代遗贤,挤兑得我柳某人只能和小妞们泡在一起。皇帝不生气,那才白日见鬼了。
后来柳永还是考上了进士,做到头的官职只是屯田员外郎,这便是仁宗皇帝要他“且去填词”的必然后果。
(希望你能采纳,我就差两个了,谢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0.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