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瓢,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不是嫌它不大,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在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有难,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吴人用了不龟手之药),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在民间传说中「济公活佛」,八仙过海的「李铁拐」,女娲补天的「九天玄女」,都是手拿葫芦来济世救民;佛教典籍中的「药师如来佛」是手持装满灵丹妙药的葫芦,来解救世间病患。
「济公活佛」手持葫芦翱游四海,云游四方,代表无忧无虑,逍遥自在,行侠仗义,降妖除魔。
葫芦的形状,瓶口小,瓶身大,易入难出;代表收煞、除厄、去邪、聚财。
葫芦亦做为灵丹、妙药的容器,代表怯病、健康、长寿、增福。
葫芦若做为收煞、怯病,务必要有瓶口,否则就没有作用,因为没有瓶口收纳。另外,还要择日选时安装才有效果,否则只是一件装饰品而已!
本文摘录于名门易理咨询网杨登嵙博士所发表的文章。
在民间传说中「济公活佛」,八仙过海的「李铁拐」,女娲补天的「九天玄女」,都是手拿葫芦来济世救民;佛教典籍中的「药师如来佛」是手持装满灵丹妙药的葫芦,来解救世间病患。
「济公活佛」手持葫芦翱游四海,云游四方,代表无忧无虑,逍遥自在,行侠仗义,降妖除魔。
葫芦的形状,瓶口小,瓶身大,易入难出;代表收煞、除厄、去邪、聚财。
葫芦亦做为灵丹、妙药的容器,代表怯病、健康、长寿、增福。
葫芦若做为收煞、怯病,务必要有瓶口,否则就没有作用,因为没有瓶口收纳。另外,还要择日选时安装才有效果,否则只是一件装饰品而已!
本文摘录于名门易理咨询网杨登嵙博士所发表的文章。
比葫芦画瓢。
【解释】: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出自】:《诗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论事,依葫芦画瓢,就会写成:一条搭肩六尺长,劳动一天沾了灰。”
【示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照样做去。 ◎《想和做》
【近义词】比葫芦画瓢、依样画葫芦
扩展资料
比葫芦画瓢的近义词:
依样画葫芦
【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译文:多听翰林草制,都捡前人旧版本,换词语,这是俗称诊断模型画葫芦罢了,有效力的有?”
【示例】: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细细临写。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单纯模仿
【近义词】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模画样、如法泡制、独具匠心、依本画葫芦、依葫芦画瓢、如法炮制、照葫芦画瓢
【反义词】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宝葫芦的故事
作者: llx7531369
古时候,汾阳的子夏山也叫砚山,有人说,在子夏山的山里头,有十八匹金马驹驹驾驶着十八辆金轿车车满山里面跑哩!
传说,在砚山脚下有一户人家,主人是一对哑巴老夫妇,他们在山里拾到一颗种子,但又不知是什么种子,问过其他人,也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种子。
春暖花开的时候,老汉家把那种子种到了院子时,不久,发芽了,抽枝了,展叶了,蔓蔓儿一个劲地往长了里长,老汉家没办法,只好用木棍搭了一个架子,很快,开花了,结果了,却从始至终,架上的枝蔓长得枝繁叶茂的,却只结了一个果实,就象是八洞神仙吕洞宾手中的那个宝葫芦。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南蛮子,见了那个葫芦爱不释手,总也不想走。
“把这个葫芦卖给我吧!”那南蛮子说。
老汉家见那葫芦芦绿格莹莹的,嫩得还能一指甲掐出水水来,摇了摇头,并伸出一只手摆了摆。
“五百铜钱?”
那老汉家又摇了摇头,还是一个劲地摆手。
“一千铜钱?”
那老汉家依然摇了摇头,还是一个劲地摆手。
那南蛮子急了,索性将心一横说:“五两银子?”
老汉家急了,还是一个劲地摇头,一个劲地摆手,
“十两银子?”南蛮子以为老汉家还是嫌少哩。
这时,屋子里的老婆家也出来了,一个劲地摇头,一个劲地摆手,而且把个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说好啦!一百两银子!”那南蛮子边说边给老俩口做比划。
老俩口也急了,见还是无法与南蛮子说个明白,只好停止摇头摆手,摊开手站在了那里。
“先放下十两,权当定金!”南蛮子见机不可失,赶紧将银子放到老汉家手里。
“说好了,一百两银子!这葫芦芦,等我一百天后来取!”怕老俩口反悔,那南蛮子匆匆忙忙走了。
南蛮子走后,老俩口呆住了,他们可是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哩!从此后,对院子里的那葫芦芦是更加的关注了,浇水施肥从不怠慢。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而那葫芦芦也一天天地长大,毛绒绒的,渐渐地,身上长满了白粉,变得沉甸甸的,后来逐渐地转黄,白粉脱尽了,成了金黄色……
可就在九十九天头上,傍晚时分,忽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老汉家怕葫芦芦给风刮下被雨水冲跑了,冒着风雨到院子时,从架上小心地摘了下来,拿进屋里擦干净妥善保存。
第二天,百日已满,那南蛮子兴冲冲地来了,只是见那葫芦早已摘下,捶胸顿足的一阵号淘大哭。
听了老汉家的解释,那南蛮子又面露喜色,他不动声色将一百两银子放下,捧起那葫芦芦走了。
只见那南蛮子拿着那葫芦芦来到砚山前面,伸手将葫芦芦抛在空中,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念起了咒语:“金色的葫芦来,砚山的山门开!”
只听得“轰隆”一声,砚山忽然裂开了一条缝,一条宽阔的山谷展现在他面前:山谷里满山遍野都是金银珠宝珍珠玛瑙,十八匹金马驹驹驾驶着十八辆金轿车车纵横驰骋。
那南蛮子高兴得直叫喊,跑进山谷里,一个劲地往轿车车装宝贝,十八辆轿车车都装满了,他拉起一辆往外走,可那金马驹驹却死活不肯往外走。
这时,山谷门渐渐地开始合拢了,那南蛮子急得直叫喊,使劲拉着轿车车,等他的身子刚刚出了山谷,山门终于合拢了,南蛮子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原来,那宝葫芦是件宝贝,是开砚山山门的钥匙,但由天没能长够一百天,从而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灵性,只能打开山门,而无法取出一件宝物。
端午节挂葫芦这是传统的习俗,我从小记事时就有.前些年都是手工制作的,各种颜色的都有,家家都把葫芦系在绿树枝或者艾蒿上然后插到房檐上,那时多都是草房,花花绿绿的也挺有节日气氛的。
端午节吃鸡蛋吃粽子和纪念诗人屈原有联系,.但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葫芦当年却不太清楚,孩提时代只是觉得好玩,后来读中学时,一位本村的老学究韩老师讲诉了端午节挂葫芦的典故:说早些年黄巢举兵起义的时候,传说黄巢的兵就象当年日本鬼子进村一样,杀人放火,啥坏事都干,特别是见小孩就杀。就在端午节这天,黄巢带队伍行军路过一个村庄,见到一个村妇身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上领着一个小孩子,非常惊慌地往外跑,就象逃命一样的。
黄巢见此情景很是蹊跷就下马问村妇:"老夫人你跑啥啊?""听说黄巢的兵杀小孩啊!"村妇喘着粗气回答,但脚步并没有停下,黄巢又接着问:"那你怎么还背着大的,领着小的啊?"村妇说:"小的是我亲生的,大的是别人家的."黄巢闻听此言很受感动,就对这个村妇说:"你不要跑了,回去在你家的房檐下挂个黄葫芦,黄巢的兵就不会杀你家人了."随后又叫卫兵给村妇一袋米。端午节挂葫芦就是这样来的,这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挂黄葫芦可以免灾保平安.但这习俗延续到今天有点演变了,什么颜色的葫芦都挂,很少有自己手工制作的,挂葫芦只是为了装饰节日气氛而已.我家每年端午节都挂葫芦,除了增添节日气氛外,也有求人口平安的意思.今年端午节我家和店铺里分别挂一个大葫芦,是用多样颜色纸制作成的,很鲜艳的,我一清早去野外采回带有露水的艾蒿做挂杆,因为艾蒿也有消毒驱病的作用啊!同时我也把这带有吉祥安康幸福的葫芦送给我的朋友,希望他们挂在心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0.1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