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四时八节”?1、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2、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另一种说法,八节是指春节、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这八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但与节气和时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二、“四时八节”的名称释义(一)、四季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在古籍中常更名换姓,有时多达三十种。对季的释义通常为:
春季:三春、阳春、九春、青阳、艳阳、阳节、韶节、苍灵、麦春。
夏季:三夏、朱明、清夏、炎夏、炎亭、九夏、牛夏、牛律、炎节、长赢。
秋季:三秋、素商、凄辰、金天、九秋、高商、素节、商节、日藏。
冬季:三冬、严节、元冬、岁余、九冬、青冬、安宁、冬辰、元序。
(二)、八节清代陈希龄在《恪遵宪度抄本》二十四节气解释时说:
立春:立春见也。九十日之气,往者过而来者续,故为之立。立夏、立秋、立冬皆同。阳动物,于时为春。春,蠢猪,物蠢生乃动运也。
春分:分者半也,九十日之半,谓之分。秋分同。立夏: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夏至:阳气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立秋:秋就也,万物成就也。秋分:分者半也,九十日之半,谓之分。立冬:冬始也,物终藏也。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三、四时八节的由来西汉的《淮南子》一书,完整的记录了二十四节气。(一)、节气的性质二十四节气,按不同的性质,有六个类别。分别是季节类、天文类、物候类、降水类、气温类、水气类。1、季节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是根据气候的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2、天文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表示昼夜的长短。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天最长,冬至黑夜最长。
3、物候类惊蛰、清元、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的变化和影响下,动植物及农作物所发生的候应现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
4、降水类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根据降水的季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将水的性质和程度。
5、气温类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的炎热、寒冷程度。
6、水气类白露、寒露、霜降,表示近地面水气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态,主要体现气温的下降程度。
(二)、古代节气的测定方法远古时期,我国的先民们十分注重掌握农时和节气的气候变化规律,从最初的观察物候入手,观察自然界和非生物界对节气、气候变化的反应现象,从而掌握节气气候,以物候作为农业活动的依据。
后来发现,用物候来掌握节气和气候变化规律,显的比较粗放和不够稳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期。
所谓土圭测影,就是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度,一年的影子夏天短冬天长。经过反复的观察,人们发现在夏天某一天的正午影子最短,而后影子越来越长,天气越来越凉,进入冬天后,又有一天的竿影达到最长。于事,我们的老祖宗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日至”。
“至”,就是达到的意思。后来把夏天的日至称为“夏至”,把冬天的日至称为“冬至”。而从夏至到夏至,冬至到冬至,正好是太阳公转一周,即阳历的一年。
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两个时段里,有两天的白天和夜晚时间是一样长的,起名为“春分”和“秋分”,”分”表示昼夜平分。
今天,如果你有机会走到嵩山脚下,就能看到保留着一座完好无损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它是我国先民用土圭测日影的最好佐证。除了用土圭,也有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节气的方法。黄昏时斗柄指向东为“春分”,指向南为“夏至”,指向西为“秋分”,指向北为“冬至”。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观察一下,看我说的是不是和我描述的一样。
“两至”和“两分”确定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春夏秋冬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这样,”四立”、加上“两分”和“两至”,恰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从而也把四季的范围定下来了。《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而且记载了许多关温度、降水变化的内容,以及温度、降水变化所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这些都成为以后七十二候的“候应”。(三)、节气在阳历的日期由于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都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规律来确实的,所以,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有一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的时间。
一是从八节来讲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大多在 2月4号至5号交节。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零5分,大多在5月5号至 6号交节。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大多在 8月7号至8号交节。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大多在11月7号至8号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零度,大多在3月20号至21号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大多在6月21号至22号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大多在9月23年至24号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大多在12月22号至23号交节。
二是从节气和七十二候来讲立春:正月,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春分:二月,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立夏:四月,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蚯蚓者非。
夏至:五月,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立秋:七月,初候,凉风至。
秋分:八月,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
立冬:十月,初候,水始冻。
冬至:十一月,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向上,故屈曲而结。
四时八节,对农业生产具有特别的意义,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应用中,产生了大量的农谚和民谣。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的气候有很大差别,古人的这些经验总结,来源于中原地区(今河南省),在理解和应用时应该有所差别。谨以此言,抛砖引玉!
只不过照样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ag8亚洲国际集团 copyright © 2016 ag8亚洲国际集团. 页面生成时间:2.485秒